平遥古城:面、牛肉、合碗子
时期基本形成了的饮食体系至今未变,平遥县文联主席赵永平对我说,由于晋商的繁荣,平遥在当时成了人和信息的一个交汇点,“食物上,尤其是面食,汲取各地特色的手艺特别丰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于是我寻找的起点就落在古城里家家都号称有的“面食108种”上。烟雾缭绕中,馒头蒸好出了锅平遥人做面食的刀压“猫耳朵”的剂子“猫耳朵”开花馒头108种的真假?“云锦成”饭店的总厨王英亮告诉我,几年前曾有顾客登门说:“你们把所有能做的面食都给我做出来,多少钱我都愿意出。”最后厨师们做出了三桌,每桌摆了15种左右,加起来没超过50种。“108种只是个约数,证明咱平遥的面食种类丰富。但同样一种面食,把白面换成高粱面、莜面或者荞麦面,做法、口味又不一样,这样算下来肯定超过108种了。”当地人以“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平遥”的“面食界地球中心”自居。山西是“小杂粮的王国”,玉米磨成的玉茭面、高粱磨成的红面、荞麦磨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