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韭黄黍春盘绿
还要将水磨年糕切成小丁,与小圆子一同放入酒酿中,既有“圆”,又有了“年”,而北方人大多是不这样吃的,汤圆被称作是元宵,用的不是水磨面,而是江米面,是将馅子用江米面摇出来的,只是到了上元节才吃。年糕就不同了,南北皆食,取年年高之意。但是南北方的年糕却不尽相同,北方的年糕四时皆有,那就是切糕了,旧时多是穆斯林经营的小吃。在北京人的心目中,切糕是算不得年糕的。过年的年糕则又当别论,分为江米面和黄米面的,黄米面是产自山西的最优,也叫糜子面,就是古称的黄黍。北京从来都是个五方杂处的都城,南派的年糕在旧日的北京也颇有市场,尤其是过年时,大概是为了区别于一年四季都有的切糕,总会买些南派的年糕,比如脂油年糕、玫瑰年糕之类,吃的方法多是蒸或油炸,油炸时要裹上鸡蛋,这样就会外焦里嫩,口感非常好。但这种南派的年糕也就是在过年时应景的。至于年菜,北京人从来没有定数,不像广东人要吃发菜,是为了讨口彩,有发财之意。无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