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肉石真作假来假亦真
体破碎后因水的作用搬到山下沟壑、平原地表,散落戈壁滩中。肉石由三部分组成,肉皮、脂肪层(膘)和瘦肉层,棱角分明,肉的质感强烈。那些如肉色的色泽,黄褐色、肉色、浅棕色、油白色的零星石头,被地里土壤中含有铁矿元素的三价铁离子浸润染成浅红褐色,形成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肉色……奇石专家解释说,康保肉石储量稀有。因戈壁滩非常干旱,地下水中矿化度很高,除各种盐类外,水溶液中也溶解了高浓度的氧化铁。由于含盐量高,水分蒸发时被停留于地面上的砾石阻挡,在砾石底面形成许多露珠状的水点。荒漠石头十分干涸,吸水性极强,使这些矿物质进入石内一定深度,形成各种美丽的带状条纹,又名“沙漠漆”。以前有位上海老画家,家藏一方清代肉石,形态、色彩相当逼真。某年过年请客,他把那方大肉石装在青花瓷盆里,混在八仙桌上放的冷盆熏鱼、白切鸡等美食之中。一位老吃客坐定一看,一大块苏州“陆稿荐”酱肉,油油的,好像闻得香味,灵咯!伸筷去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