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喜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4年第1
清喜
共1页
少时读“雪夜访戴”的故事:王羲之的儿子雪夜去看一位姓戴的朋友,只是想去,只是心血来潮。到了朋友家门前,却说,已经好了——清喜的过程就在雪夜,在月光下的这一路。后来读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文字,总有这种清清的喜欢,人生自是有清欢。一点也不厚重,午夜醒来,听到小昆虫在叫。夏天的午后,一碗紫色的桑葚盛在冰蓝色的碗里……小喜可欢。看民国课本,有这样的句子:“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看后心里安静喜悦。那《开明国文讲义》,分明有着最清喜的动容之处。有的时候,文字越是清浅,越是让人感觉贞静。就像人生,删繁就简之后,大概就是想和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倦的那个人煮煮饭,看看书,聊聊天,喝喝茶,唱唱戏……再没有惊天动地,或者相互给对方染染头发,叫一声老伴……怎么就老了呢?人生有多少大事呢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