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高度
诗的熏陶与浸染?诗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好的诗就是一个强大的气场。李白的一首《独坐敬亭山》,就引来历朝历代的诗在敬亭山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白居易、牡牧、刘禹锡、陈毅等一大批名人纷至沓来,他们吟诗作赋,歌咏敬亭,于是港澳南诗山,名满天下。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太白独坐楼,我低声吟着此诗,想起了李白七上敬亭,借诗表达对敬亭山的爱慕之意,可我知道他其实是表达对曾住在敬亭山人的追思之情。李白倜傥不羁,生性豪放,但地一座山、一个人眷念到如此地步,似乎与之性格不符。但一个人的情感若被套牢,他的一切可以为之改变,甚至土崩瓦解、低至尘埃。就如当年玉真公主,为他自去封号一样。玉真仅是皇帝的妹妹,她道后,对才华横溢的道友李白尤为垂青,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潜草诏诰。可李白的狂放,得罪了权贵,因而被赐金还山。可这位皇姑性情决绝,自去封号,追寻李白到了敬亭山,直到香消玉殒,魂寄敬亭。“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