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石趣

石,便常去搜罗奇石,回来后“入玩则终日不出”。他的衣袖中总是藏着奇石,随时随地取出观赏,并美其名曰“握游”。石本无情,而人有情。而正是人的寄情,才让那一方无生命的沉石有了情感。现代美术大师张大千客居洛杉矶时,在海边发现一块宛若台湾地图的巨石,张大千视为珍宝,题名“梅丘”。1978年,张大千移居台湾,友人将这块巨石运到张大千台湾的居所,置放在“听寒亭”和“翼然亭”之间。而在他的故乡四川青城山,也有“听寒”和“翼然”两亭,其间也有块“梅丘”石。张大千之爱石,实是寄托一腔故园之情啊。皱、漏、瘦、透、丑,是古人赏石的评判标准,今人又与时俱进地融进了色、质、形、纹、声的新内容,使石的评定更全面更科学。对照这十条评判标准,细审朋友赠我的这方山石,实不为奇。但我辈平常之人,有此石端放陋室,倍增情趣。古人言: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透,室无石不雅。有一石相伴,不亦乐乎?面对案头的这块山石,忽然想到,这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