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顾名思义谈家风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4年第8
          顾名思义谈家风
          
                    共1页
                      顾名思义,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它来自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王昶以名字教育儿子和侄子的事情。王昶原来是曹丕的文学侍从,后来又出任散骑侍郎、洛阳典农等职。王昶为人谦虚务实,他给儿子和侄子取名,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王昶在家信中告诫他们:“为子之道在于珍惜身体、保全品行与荣耀门楣,而孝敬仁义为安身立命之本,浮名骄奢为祸害之源。为人要笃行知足,先人后己,惧于言论,要遵儒家之道,行道家之言。之所以为你们取名玄、默、冲、静,便是要你们顾名思义,时时勉励自己。”由“顾名思义”的故事,可以看出王昶对于晚辈教育的关注,以及王氏家风传承的要旨。事实上,很多名人给子女取名时,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北宋文学家苏洵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轼,是马车头的扶手板,形如半框,有三面,用手俯按板上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