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隋映辉:产业转移的深谋与远虑

、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把苏州的数百家企业迁过去,加上几百亿元投资。苏州人很聪明,因为这是一举多得的。第一,通过苏宿园区的实践,把原先单向的“输血、送干部、给项目”的挂钩方式变成了“派团队送理念、出资金建园区、做项目带招商”的共建新模式,在苏北打造了一块苏南标准的“经济飞地”,为苏州和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供了产业转移的新基地;第二、按照江苏沿海经济区的规划,辐射到苏北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财税收入;第三,把苏州的稀有土地空置出来,引进更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重大科技项目。”反观青岛,在将老城区的老产业迁出之后,往往在腾出的空间里进行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耐心不足。隋映辉说,苏州在腾出的空间里强化城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国际化氛围,大大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现在,从苏州坐地铁、经高铁仅仅20分钟就能到达上海,比青岛市区到城阳还快,苏州人就是上海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