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尴尬的春晚

晚的创举,一是“打破舞台上下的格局,设置演出区和观众茶座,中间不设间隔”,并“穿插中国传统的有奖猜灯谜活动”;二是“实况直播,设置热线电话,让观众实时打电话进来点播节目”一一如此互动,如此民主,在从前的电视节目中都是无法想象的。结果,央视用上了当时仅有的四部外线电话,每一部都“热得都冒了烟”。而观众来电点播最多的节目,就是李谷一的《乡恋》——既是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也是被高层领导不点名批评的靡靡之音,带着禁忌色彩。一边是装了满满5盘的点播条子,都写着《乡恋》;一边广电部部长就坐在台下严防死守——最终,顶不住群众压力,部长一跺脚,播!头几年的春晚,几乎都是踩着线,为广大人民“谋文艺福利”——1984年春晚,黄一鹤为求创新,想了,个主意,“请海外游子回到北京来,到母亲的怀抱里来一起过春节”。“为了层层报批能顺利通过,大家费了不少脑筋,最绝的甚至从毛泽东的著述里抄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好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