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灾难现场的媒体人

一群无法在正经行当里谋生的无赖。大文豪刻薄如斯,叫人情何以堪。相比之下,在好莱坞的天真年代,电影对新闻人真是要温柔敦厚多了。《扑克王》被认为是记者电影的转折点。这部电影拍于1951年,它揭露了记者操纵、甚至不惜制造新闻的劣迹,记者划时代地开始丑陋。此后,揭示传媒黑暗面,描写媒体内部生态的主题,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根据我的积累和观察,相比于对纸媒,电影对电视媒体的审视目光要更严厉、无情得多,银幕上电视人之间的竞争也要更残酷,甚至腥风血雨。随便举几个例子。讲述新老两个大牌电视主持人之间血腥竞争故事的英国电影《黑幕风云》,大概是最黑暗地描写电视人的电影了。两个人从收视率之争发展到肉搏,在同归于尽前才知道,原来小的竟是老的私生子。好莱坞的喜剧片《冒牌天神》也是写电视台内部竞争的,主角是一个觊觎主播位置的记者,他突然得到上帝的神力,于是在主播主持节目时暗暗发功,使主播突然眼斜嘴歪,不知所云,被迫下课。影片
<<上一页  下一页>>

szka20140735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