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1994,青岛版图之变

。中山路雄风渐逝,不再是青岛人夜生活的必往之所,五四广场、奥帆中心、麦凯乐、佳世客取而代之。南北走向的青岛,变成了东西维度的城市;纵状长蛇,变身为横亘巨龙。行政区划,分与合旧的区划,无法适应新的形态。“90后”的青岛年轻人大多数不知道:当年,台东自成一区,叫“台东区”;当年,市北只有丁点儿大,不足现在面积的1/8;当年,李村和沧口是分开的,后来才合并成“李沧区”;当年,还没有城阳区,城阳区是后来从崂山区中“独立”出来的……这一切变化始自1994-1994年,除了因市政府迁徙而成为“东扩”元年,还因发生了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而在另一层意义上成为青岛的经典年份。好好一个地块,划分到这个区与划分到那个区,这种“折腾”有什么意义?但意义可谓重大。1994年的行政区划调整有近因也有远因。远因是,老市北区、老台东区两个“重镇”,地盘实在太狭小,区政府想要落实任何城建的新想法,都拘囿于土地限制无计可施,这种状况持续多年;近因则是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