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他们在青岛写诗

职业各不相同,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农民,还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105位诗作者各选一首2013年的代表作,集中作此年度诗作选辑,自有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录的意义与价值。栾纪曾在《青岛的诗歌和诗人》中写道,青岛是一座具有诗歌传统的城市,已形成了几代诗人一同活跃在诗坛的局面。荷东、韩嘉川,及《青岛符号》的作者王音则不约而同地认为,当下的青岛虽相比成都、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在诗歌创作氛围和诗歌活动的繁荣程度上有所不及,青岛的诗人更多地在单独进行创作,但青岛也的确产生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诗人。“青岛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优秀的诗作者,虽未形成风格明显的流派,也没有明显承续的现象,但近年的创作又掀起了新的热潮”,韩嘉川告诉记者,他时常参与青岛的诗歌活动,青岛诗人的本土写作会有相似的角度和题材,本土特色明显。他们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各自地域和文化上差异。王音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部分诗集,包括一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