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舌尖上的胡适

家等多重职务,劳碌之余仍未放弃过续完《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计划。但确因其不断拓延深入的研究领域,分散了精力与时间,1949年之后,又流亡台湾、美国之间,才最终搁置了这一宏大的学术计划。即便如此,卷中有过讲义本印出,卷下也曾写出过提纲手稿,这是我们完全不知道的。胡适也从未为此,与包括黄侃在内的任何学者有过争辩与解释。如此看来,黄侃们的心胸与见识也未免太狭隘了。实际上,我们现在之所以知道有黄侃这么一位“国学大师”,电仅仅是通过他说过“著作监”这样有个性的俏皮话而已,对他如何如何高深的学问,恐怕并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知晓并运用出来。所以有人说,看胡适赞过的人,就基本算是了解了一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看骂过胡适的人,就基本算是了解了一部中国国学人物谱。仔细想一想,也的确如此。《胡适的鳞爪》一书,前半部基本上是在为“著作监”之说翻案,运用各种新近发现的史料,为胡适洗清那些“欲加之罪”。作为海归青年的胡适,从回国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