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舌尖上的胡适

开始,他甚至于还试想过,要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融合发展,构造出一种“世界哲学史”来。在看到现代科学的巨大力量时,他又宣布“哲学之终结”,他试图以科学来替代哲学,用科学精神来重塑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意识到人文精神的生命力与渗透力何其巨大之际,他又打出“中国文艺复兴”的旗号,希望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实现包括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的全面复兴,进而带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所有这些大胆设想,在1949年之前他都有过积极尝试,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阻力极大,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方案与计划,大半都还只是理想的宣言。而1949年之后,国民党政府溃败至台湾,胡适却只身飞往了美国。他终生信奉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与自由精神,并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能为这一国家模式奋斗与变革。“海不归”最终选择叶落归根于台湾,但他于1962年的猝死,却也正是因为受到激烈批评之后心脏病突发所致。原本对胡适一无所知,到近来一知半解的状态,读过《胡适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