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蒙古乡愁
头等舱2014年第3
席慕蓉的蒙古乡愁
共1页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小时候,第一次听到有人朗诵蒙古族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脑海中自然浮现一幅蒙古草原的图像,清澈无比近乎透明的蔚蓝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点缀着一群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绵羊。蒙古族的牧人熟练地赶着羊群,却好像悠闲的享受只是属于自己的一个天堂乐园的午后。中学时,学校老师教了几首蒙古民歌,譬如《敖包对唱》、《燕子》等,成为我梦魂神驰、左思右念这遥不可及地方的心灵安慰。后来,台湾开始流行一首《出塞曲》,张清芳唱红的,一听歌名就知是写蒙古草原的,红得在当时算是一个异数。雄浑中带着柔情,豪迈中夹着婉约,很易上口,不知不觉就会唱了。唱熟了自然对作词的人产生兴趣,才发觉作者正是席慕蓉女士。席慕蓉,1943年出生于重庆,父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