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文化的艺术情结与纸媒相关的生活品位
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已产生“印章”。唐宋之时,线装的书籍出现,文人墨客便在私藏书中印下私章、别号、书斋、堂名的藏书印章,风习流传至今不衰。藏书章和书画一样,有着浓厚的大师气息,讲究工艺水准。一般来说,篆刻作者以及印章属主的名气大小、地位高低和作品的价值成正比。但古印章和字画、陶瓷等热门品种又有所不同。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更让人陶醉的是,藏书章的印文章法,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方正有型。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实、大方、端正,让拥有者体验更多的高雅乐趣。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