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T > 探索与争鸣

从中国古代忠臣的下场看忠君困境

数姓,有玷臣节,则五代之仕宦者,皆习见以为固然,无足怪。”[8 ]
  同为不忠的丁公与项伯为何命运不同
  尽管理论与实际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历代统治者仍是要把“忠君”作为规范臣民行为的最高标准。王子今的《“忠”观念研究》指出,秦汉专制政体的奠基导致“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T > 探索与争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