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逸:青岛油画界坚挺的白马股
成为浑融一片的整体。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是了。孔子谓:‘游于艺’,意思是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仅自己的整个身心涵泳、沉潜于‘艺’,而且生命的展现本身就是人生艺术的大‘艺’。”潘文逸的这种“艺”其实也是有脉可循的。1999年前后,时任大光明电影院美工的潘文逸手执油画棒踏上创作之路,用这个作画只是因为家居面积实在太小,摆不开画架,那个阶段,他非常欣赏赵无极。《赵无极自传》和《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两本书他翻看了很多遍。不久后,他还把母亲的一手好剪纸与自己收藏汉罐的体悟融入到绘画当中,因此也就有了最初的“远古风情”系列。2000年,他还和万里雅、姜永杰组成“千年虫”创作小组,并在万里雅的促动下参加了2001年的北京艺博会,视野也经此洞开。2003年,非典横行,首届“上海春沙”从春天“搬”到了秋天,潘文逸跑到上海卖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画。自此以后,上海也就成了他的福地。后来,“福地”又增添了杭州—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