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W > 晚报文萃·开心版

签证里的国际政治学


          晚报文萃·开心版2013年第12
          签证里的国际政治学
          
                    共1页
                      作为早已成为国际交往中司空见惯的一纸存在,签证此时的政治属性凸显并备受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可把签证视为某种外交工具。菲日拒绝对华免签的潜台词2013年7月31日,菲律宾宣布从2013年8月开始,来自151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可享在菲停留30天免签证的特权,“较之前准许的21天免签证待遇宽松”。不过,在这份30天免签证待遇的名单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并不在其中。舆论推测,名单背后的“政治意味”其实很明显:菲律宾近来仰仗受美国“保护”,频频与中国大陆叫板南海争议;而自台湾渔船2013年5月遭菲律宾公务船射杀一事后,台湾祭出对菲十一项制裁,其中一万多名菲律宾劳工受到牵连。与菲律宾绕过中国推出免签政策相似的,还有日本。2013年7月,日本政府放宽了针对东南亚五国的旅游签证发放条件。英国人的偏见和顾虑由于欧盟多国属于“申根国”,申根签证规定申请人一旦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W > 晚报文萃·开心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