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W > 文苑·经典美文

我和中国, 不曾相忘

《新周刊》杂志从广州寄来的聘书。这一次,我踌躇满志又稳稳当当的。我爸说:“有几个年轻人能有你这样的机遇?要珍惜。”整理自己来北京的几年,整理自己的光阴和作为,才觉得惶恐,甚至愧对“珍惜”两个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而现在,写作对我来说越来越困难了。自己的文章还是以批判为主。作为批判者的写作者,我陷入了鲁迅那种尴尬的英勇的姿势之中,一方面“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另一方面,攻击的对象却缥缈虚妄,自己陷入鬼打墙一样的“无物之阵”。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W > 文苑·经典美文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1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