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伯乐算什么?电影才最重要”
厂的厂长,经过铁腕改革,把全国拷贝发行量倒数第一的电影厂,打造成了享誉全球的“中国新电影的摇篮”,让陈凯歌、张艺谋等年轻的第五代导演以西影厂为阵地,走向世界。由于事先没跟家里商量,考上演员训练班后,他住在农村的爷爷知道了,甚至在院子里拿着拐杖说“丢人啊丢人,家里出了戏子”。倔强的吴天明没有理会,他照样每天学习、学表演练功,踢腿弯腰。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两年,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改变了他。1962年,吴天明报名参加了社教运动,那段在农村的日子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道路,他的西部情结也由此埋下。1964年,吴天明再次回到西影,开始了他从演员到导演再到厂长的光影之路。吴天明在西影厂真正声名鹊起是在“文革”之后。当时,著名导演崔嵬准备拍《西安事变》,吴天明挂名副导演,滕文骥做场记。结果《西安事变》没拍成,却促成了吴天明与滕文骥的另一次合作。滕文骥自己写了《生活的颤音》的剧本,但厂里不放心他一个人拍,滕文骥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