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与诗性
画,如诗词中的意境,如神怪小说等等,探索客观世界的动力一直不足。我们没有原子论,没有社会学,后来的都是跟西方学的。本来用影像探索客观世界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和途径,却时常被忽略或反对。相反,摄影术一进入中国,立即就被当作文人画的替代品大加运用,这部分长足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画意摄影。但客观的、自然的摄影呢?从事的人少,刚刚发育成型,不断遭遇阻击。就以人文地理摄影为例,我们有多少人能对实在的自然感兴趣,还不是一窝蜂地拍愿景?而在西方,风景摄影是伴随殖民主义扩张和全球普查出现的,其对地理学的兴趣远远高于制造美图的兴趣。相机镜头是一个光的通道,通过光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社会和我们自己的客观属性。这个方面需要大大加强,而不是轻率否定。两条路从影像的两种属性出发,从事摄影有两条道路可走—走发挥说明性的道路,可成为某一领域的影像学者;走发挥诗性的道路,可成为影像诗人。从一个摄影家较长的时段(比如20年以上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