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界
显得渺小又伟大。即使失去一切,我们仍怀抱爱活着;即使失去生命,我们也怀抱爱离开。因为这样的照片,远方的苦难才不单成为我们庸常生活的消费品,仅仅带来刺激和绝望,还是我们得以驱散突发事件的雾霾,看到残酷世界天边的亮色。仅仅完善与修正突发事件的表达也是不够的。未知生,焉知死?生活很少直面死亡,更多要面对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卡蒂埃-布列松曾提到过一个词组—“日常生活的苦难”。经历过二战的老人家甚至都刻意回避战争的残酷,他解释说,他更愿意表达日常生活中那些更为真切的“苦难”和对苦难的超越。日常生活类组照二等奖《恐惧下的娱乐》,尤其是那张通过地道前往埃及赴约的加沙女子的照片是个再典型不过的范例。超过四百万人居住在加沙地区和东耶路撒冷,政治往往是日常生活的主调,人们的行动受限,暴力的阴云笼罩。这幅组图试图发现人们欢愉的片刻,他们对生活的渴望,而不是仅仅为了求生。年度图片《信号》也正是这样一张照片。从时代热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