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

何处置白川,薰很有经验地说:“不至于弄死的。中国人再怎么互相残杀,警察也不太会放在心上,而若正经日本人被杀,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不好收场。逮住把话说清楚,顶多割掉一只耳朵吧。”不经意间“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的套话装置显现出来。割掉耳朵是一种原始而血腥的身体惩罚,所以小麦说,这家伙活像妖怪,够吓人的。因为白川抢走了中国妓女的手机并将之放到了便利店的购物架上。这名黑社会男子两次打来电话,每次都以平板板的机械语声强调,“你逃不掉,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白川乘坐出租车,高桥走过路边,男子骑着摩托车则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这一中国人形象是恐怖凶狠、令人畏惧的复仇者形象,与村上小说中最初的中国人“杰”相差甚远。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日两国的历史问题刚刚提到日程,中日两国思想文化界对此反省良多。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力增强,中国威胁论越演越烈,加之小泉上台后连续参拜靖国神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