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80后”的文学对话

开始,我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写作的同时做一名文学评论者,因为80后缺乏自己的评论者,占据主导地位的50后评论家一面采取提携的姿态,一面由于经验的隔阂无法对80后的作品真正发言,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站出来讲话。我在努力做这个方向的尝试,和认识10年的张悦然进行这个对谈,是我开始的方式之一。写作霍艳:我们都出道太早,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情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始创作,我自己再看过去的作品就会觉得太过于单薄和依靠幻想。曾经有一次,在人民大学文学节的讲座里,台下的同学提到最喜欢你的作品是《水仙已乘鲤鱼去》,这部作品相对来说最好读,有完整的成长故事,丰沛的情感,而接下来你的回应却是最不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太过简单而直白。你曾出过不同版本的文集,如何看待曾经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张悦然:我认为,较早开始写作,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最初的一些创作尚未得到经验的补给,仅仅是靠情感驱动,运用蓬勃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