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隐去的中国艺术
趋势,但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中国艺术的方向,难道不该有中国艺术自己的方向吗?在缺乏反思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更加“西方化”的方式进入现代、后现代的西方艺术世界,赚取更多的钱,但无法进入世界艺术史的核心,也无法真正成为我们自己。可以说,在西方所设定的“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宏大叙事的历史走向里,没有东方的位置,没有中国的位置。上述两部书只是个例,但即便找到更多的西方的同类图书,也并不影响这一结论。这就是“被隐去的中国艺术”的最终谜底,它构成了中国艺术无可逃脱的历史宿命———中国艺术在哪里?这就是我读出的中国问题。我时常感觉,中国的经济的崛起仍然无法掩盖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顽固成见,因为这触及它们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被隐去的中国艺术”,就是彰显中国艺术,就是驱散笼罩在东方上空的西方中心主义阴影。此处不惴浅陋,试谈二点:一曰中国身份,二曰中国气象。中国身份,不是在拥抱西方的时候丧失自我,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