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清亡而消失的八旗子弟书
藏钞本为主要底本,以流传较广的百本张钞本为主要校本文本,以其他藏本为参校本。文词有出入之处,均在文末附有校记。第三,解题详尽。《全集》收录的每一文本前均有详细解题,概要故事源流、梳理版本存佚,考证作者生平,以备学者查找参考。第四,待访书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根据前人目录记载,有70余种子弟书文本现下落不明,仅留篇名。作者在附录设“待访书目”列出,以待下一步的寻访与补充。其次,附录部分还收录了清人及民国初人所编各种子弟书相关目录,以及清人关于子弟书的理论著述,这些文献对子弟书研究有重要价值。第五,形式灵活美观。全书正文分韵排列,基本上以七字为句,超过七字则以小字双行排印,以此体现韵律节奏。启功先生尝言,子弟书是堪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传奇相比拟的清代韵文一绝。傅惜华先生则谓,子弟书的价值不在其歌曲音节,而在其文章。子弟书既保存有满族文学艺术的特色,又反映了满汉两族文化艺术的交流;既有文人雅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