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问题与方法:张宏卿农民性格研究之不足

关键点。“革命理念与农民意识的互化,这一切都得以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完美’呈现。”张著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农民的广泛性为中共革命提供了无穷的资源和屏蔽环境,最终在新中国中共的执政方式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多农民性,实际上为“中国农民形成农民中国”提供了主要论据。当然,关于这一点即苏区农民革命经验之于此后中共革命进程的重要意义,是张著稍显不足之处,需要张著在文末进行必要的扩充说明。明白了以上前提,我们不需要去质疑作者对中国农民性格归纳的失当性。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质疑作者对这一性格归纳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一、论证方法影响精确刻画中共乡村革命下的农民总体而言,张著对农民性的论断显得有些突兀,缺少历史性的深入分析。即张所认为的此种中国农民的实利主义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传统性格与革命性格是如何转变的?而中共对如此性格的形成是如何把握的?即此种性格的形成是中国革命动员所刻意引导的还是无意酿成的?如果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