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可参观的城市被展示的文化

展脉络中,提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如:公共博物馆在通过视觉成像技术和真人秀等方式进行展示的同时,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是否存在着特殊主义和标准化之间的冲突?博览会、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展示的东西究竟存在怎样的文化分级?在此,作者运用雷蒙·威廉斯和沃勒斯坦对文化的定义来阐述文化的群体特性和物化特征,以马修·阿诺德的观点来强调民族志博物馆区别于美术博物馆强调展品“高级”的特点,突出民族志博物馆的记录功能。究竟是什么构成了后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还是象征,或者说是展示经济和商品美学?乃至这种定义决定了为政治和经济目的进行文化展示,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身份和处在全球化环境中的文化地位。作者以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文化政策演变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章则结合文化政策中的旅游业转向进一步探讨旅游、旅行和真实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试图阐明参观者和被参观者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