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偏好与性别平等运动
性别并非影响阅读的唯一因素,甚至也不是最紧要的因素。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小,消费能力接近,阅读量的差异就不明显。尤其当女性就业率不高,全职工作不多时,就可能导致女性的阅读量更大,因为她们更有余暇,也更有兴趣读书。但中国的国民阅读调查涉及地域广(样本城市49个),年龄跨度大(0—70岁),女性就业率又偏高,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差异的因素。其实在阅读这个领域,男女有差异一点不奇怪,因为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性别差异。关键是如何认识这些差异,它是否具有负面效应,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而要探讨这一系列问题,首先得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简单来说,生理性别指男女在生理上的一些差异,如染色体、激素、生殖器等,一般很难改变;而社会性别则指受社会制度和文化影响形塑出来的两性差异,如性别角色分工、性别刻板印象等,大多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生理角度来看,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证明男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