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出版的焦虑与理想

眼书坊,我们可见不少就体制转型、媒介融合、数字出版、资本运作等热点进行探讨的论著。但令人深思的是,或许因为行业变革太过剧烈,过于贴近现实的理论难免被视为雾里看花,这一类从产业角度来关注出版的著述,更多出自学院派,而在业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来自历史深处的发问对于仍多在传统出版中打拼的出版人来说,历史似乎能带来更多的人文温情。矛盾与转型中的中国出版人安顿身心的习惯方式是回眸历史,从中接续历史深处的启迪。出版史研究,首先固然是一种学术上的纯理论探讨,但在出版产业体制改革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当代大背景下,它往往更意味着隐幽的当下关联性与实践性品格。在《中国出版通史》完成之后,断代出版史研究更为精细化,代表作如周宝荣的《走向大众: 宋代的出版转型》、郭孟良的《明代商业出版》等。但正如司马迁所说“法后王,为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更能引起今天的出版人产生同情之了解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