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现时代中的区隔、错置与误读

们焦虑的结果,也在某种程度上告诉我们,我们焦虑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时代反应,已经偏离了过去的“文化模式”。我们回不去了,一切看似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因为如此,焦虑产生了,我们丧失了它本来被存放于其中的意义整体。易言之,我们感受不到了。对于我们而言,“所感受到的处境”比“现实的处境”可能更为重要。除了这种可感的“意义妥帖性”的阙如外,焦虑的另一个性质是合理性的丧失,我们在当前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找不到“因果的妥帖性”了。由此,我们从卡伦·霍妮那里可以很直接地得知,我们的焦虑不仅是一种主观心理上的无意义性焦虑,还是一种客观理由上的不合理性焦虑。如果将之拉入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处境来看,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人们的焦虑为什么比看得见的危险和恐惧更为可怕。当一个社会既无法承载和提供意义,又无法给出足够的合理性或正当性理由,我们的焦虑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此外,卡伦·霍妮将焦虑和文化情境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