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致知、考古维新:2013年中国考古、文博掠影
—数字制造激起创新热潮三、学历多样化——博物馆与正式教育能融为一体吗四、万物相联——互联时代的藏品与空间互动性五、关系脱离与重建——引领观众回归沉思与休憩的乐园六、城市复兴——博物馆如何应对城市高速变化这些预测,在2013年年末似乎都已经一一实现或将要实现,比如,拜红十字会等基金机构的种种过往所赐,我们对捐赠结果透明化的要求与日俱增;而3D打印不但成为科技爱好者的宠儿,也很有可能参与到考古、文博事业中来,帮助我们重建那些文物中“失落”的环节;与此同时,博物馆与文物的教育功能不再局限于“古物保管”和“猎奇”,如对“曹操后人”的探寻一样,将专业化的文物研究转化作一场文化、知识的探寻,启发着公众对人类本身的认识。借助这些设想和实践,我们也可以试着回顾一下中国文物与考古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对时代新趋势的把握,将学术与日常生活相连所作的努力,以及在学术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收获。了解一下,2013年文博领域在扩大我们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