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幸福
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7
到达幸福
共1页
在阿里,死亡是常态,而活着倒成偶然。血腥惨淡的医学实验,加上高原缺氧,战斗与拉练,不可预料的“高原病”……作者“被迫”提前思考死亡。“一个人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洞彻生死,实在是一种大悲哀,但你无法拒绝”,对于那些叫嚷热爱苦难的人,毕淑敏总抱有怀疑。苦难是对人的肉体和心灵的酷刑。像逃避瘟疫一样,她对苦难避之不及。这种对苦难的逃避,在她身上显得如此真实又令人叹息。所以当旅途中朋友拉她爬鸣沙山时,毕淑敏果断地拒绝了,爬山对于她来说,就是苦难,仅次于死亡。而在承平乐业的年轻人眼里,苦难的意义更像是对异域的猎奇,对自我的体认,他们渴望通过感官的刺激来愉悦自己,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悲剧性的错觉。毕淑敏并不畏惧苦难,事实上,11年的戍边磨砺让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忍与勇气,生活曾浮动于苦难与战栗之中,躯体已被湮没,只剩下一颗勇敢的头颅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