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为什么要谈社会经济?

化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大企业与大资本,这必然造成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脱离。工人的连环跳,大量学生工的普遍使用,对工人劳动权益的严重侵蚀等种种劳动力过度商品化的惨痛后果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以富士康模式为代表的大资本垄断发展模式不仅无助于中国的社会建设,反而成为了当今种种社会深层矛盾激化的来源。而蒙德拉贡的成功提醒我们,即便在成熟的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合作社经济等另类经济实践依然可能取得成功,更何况在中国这个具有长期社会主义传统的国家。合作经济的独特优越性在一个随时可能受到经济危机破坏的市场体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生产与创新的活力,收入公平,就业保障,失业风险低,合作社内部的风险共担,强调成员发展、民主管理和社会福利与责任,避免劳动力的过度商品化等。这一实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经济向社会的回归,使经济发展服务于普通大众,并嵌入在社区发展之中。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以及中小城市的现实条件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