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另类但并非不靠谱的社会运动
造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往往成为国内社会经济实践组织者和参与者考虑的首要问题。2001年,广东绿耕城乡互助社启动了在云南平寨的项目。最初的几年,绿耕一直采取“文化与发展”的视角,希望通过口述史、成人教育、文化活动,推动村民重新认识自己民族和社区的传统文化,重塑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与自信。然而,这种文化赋权的努力最终在2006年被证明无法回应这个少数民族村庄所遭遇的问题。由于土地贫瘠,经济发展单纯依靠农业已难以维持生计,而受城市消费文化的影响,村民对货币的需求却不断增大。于是青壮年纷纷离开村子到工厂矿山打工,甚至妇女也加入男人的打工潮,将老人和孩子留在村里无人看护,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正是在遭遇发展瓶颈的情况下,绿耕开始尝试另类的社会经济实践,他们在平寨的村民中组织起了种植小组、养殖小组、手工艺小组,并在2009年注册成立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经济赋权纳入了社区发展工作的中心。事实上,不少NGO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