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贾平凹长篇《带灯》的价值与局限


          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7
          贾平凹长篇《带灯》的价值与局限
          
                    共2页
                      近期,长篇小说创作出了一些佳作,如韩少功的《日夜书》、张浩文的《绝秦书》和贾平凹的《带灯》,还有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等,都引起了相当的关注。特别是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引发了媒体的强烈关注,何英等一些青年评论家也给予了评论,有的还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但我认为它是贾平凹继《秦腔》和《古炉》以后的又一次长篇探索。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当代小说家里一直受人瞩目且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特别是在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争议颇多、佳作偏少的情况下,《带灯》的出场,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带灯》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秦岭山区一个盆地里的樱镇,主人公是一位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叫带灯。作家以她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乡镇干部是如何处理乡村各种纠纷,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的,也披露了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