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贾平凹长篇《带灯》的价值与局限

了较有深度的挖掘。这一点,不亚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传统的乡土小说。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里,叙述了土地改革时期,乡村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一些地痞流氓,甚至是恶棍也进了政权部门,担任要害职务。在《带灯》里,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成分。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比,也有值得注意的优势,比如说,他的现实性很强,也没有故意切入时代主题。第二,它对国民劣根性的挖掘也很深。对“国民性”的深度解读,一直被看作衡量现代文学,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思想标尺。鲁迅之后,作家们都试图用文字来反映“国民性”,拷问中国人的灵魂。贾平凹这一代作家也带着这种艺术的思想自觉,在《带灯》里,对各种人物的书写,也是在勾画种种人的基础上,披露普遍的“国民性”,把这个时代和中国人的精神病灶比较直接地呈现出来,显示出了一定的力量。我一直以为,如果作家对乡村文化有了深度反映,在乡村政治结构上有了深度的解剖,在乡村人的人性缺陷上有了深度的解读,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