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世界的作者
京和上海这样两个大的都市,而四个文学团体及其争执——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派、新月社——则形成了所谓严肃文学的文坛。这一概念的扩展还可以涵盖为新文学人士所不齿的鸳鸯蝴蝶派和礼拜六派等大众文学形式。身处文坛的第二代作家们已经不必再为写作的合法性去抗争了,他们的写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和消费渠道,报纸杂志还有编辑成为他们写作得以传播的阵地,出版社、书店、街头卖报的从业人员则为他们的写作开创销售渠道,大学则成为他们观点传播的辅助场所,并由此塑造其文化身份。而报纸上刊登的作家、名人的消息,则构成了类似今天明星隐私的花边新闻。此外,还有各种新书、新作的广告铺陈于杂志报纸的边边角角,挤占着写作的版面。而这就是“文坛”:它深深地嵌入现代商业资本、印刷资本、金融资本之中,成为资本有效运作的润滑剂。在价值观上,第二代作者显然已经迥异于他们的前辈。周作人在1918年12月7日发表于《艺术与生活》上的《人的文学》可谓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