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先秦诗歌中的形式结构

行创作时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已经由必须遵循的艺术法则内化为思维和心灵的定性。作者在书中以大量篇幅从作品结构切入进行分析论述,从句型结构、章节结构到篇章结构,涵盖作品结构的多个层面。作者通过结构分析,解决了一系列学术上的难点问题。例如,荀子《成相篇》有些诗句的长短与全文体例不统一,在以往的研究中便有人怀疑存在字词上的讹误。本书则通过对《成相篇》全文结构的图表展示,有力地证明这些特殊句子是划分段落的标识,在各段发挥领起的作用,是作者有意为之,而不是传写讹误。再如,关于《孔子诗论》的编排顺序,《先秦卷》也是从结构入手加以剖析,对于它的体系做了还原。此外,书中的结构分析还揭示出一些“有意味的形式”。例如,《雅》诗的篇章结构不但与相关的题材相对应,而且渗透等级理念。而《商颂》的《那》《玄鸟》之所以不分章,与《商颂》其他作品明显有别,是因为它们用于宗庙合祭祖先,是通用的宗庙歌诗。总之,《先秦卷》成功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