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知识分子与乡村治理

供了最佳文本。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包含着五个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基本理念:第一,是以宗法制度作为乡村社会治理与救济的基本制度。第二,以文化伦理教化为乡村治理的基础。第三,以乡土社会内部激励与约束作为治理工具。第四,以儒家乡土精英和底层人民的结合作为维系手段。第五,以乡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中国古代传统乡村治理的实践历史非常悠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往我们都是简单地当作封建糟粕而加以批判,但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传统乡土社会的治理当中还有一些很值得汲取的精华,要批判吸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我国传统乡村具体通过族谱、祠堂、义庄、义田、社仓、乡约、义学等方式来加强治理,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加强乡村的教化和道德伦理约束,使中国在传统上在“皇权不下县”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基层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提高了大面积乡村的社会黏合度和凝聚力。泰州学派的思想家和实践者们,广泛地参与了以上乡村治理的具体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