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与乡村治理
、何心隐等。这帮知识分子志不在当官,志不在成为大学者,而在于教化平民。泰州学派知识分子的乡村讲学实践,实际上对于民国时期的梁漱溟先生这帮人影响非常大。泰州学派的哲学基础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其核心乃是“致良知”学说与“知行合一”学说。王艮发挥了王阳明“满街都是圣人”的思想,认为“人人可以成圣贤”,因此泰州学派思想家们的气魄都很大, 抱负都很高远,认为即使是匹夫匹妇,也可以成圣成贤,这与禅宗提出的“人人皆可以成佛”抱同一宗旨。泰州学派又发挥了阳明“百姓日用是道”的理念,追求在寻常日用中发扬儒家的圣贤精神,在社会底层弘扬圣道,这种“民间行道”的精神, 直接启示了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运动。泰州学派又极具理想主义,他们要致力于建构一个理想国,建构一个他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因此无论是罗汝芳、汤显祖的“君子国”,还是何心隐的“聚和堂”,均具有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理想主义实践,在中国乌托邦思想史和实践史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