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六榕》历史文化长廊之七:岭南民居见“竹筒”
作者/责任者:钟少薇、谢洁华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越秀百年雕塑》
雕塑名称 《史说六榕》历史文化长廊之七:岭南民居见“竹筒”
放置地点 六榕路
建成时间 2009年
作品介绍
“史说六榕”历史文化长廊:岭南民居见“竹筒”
19世纪,广州工商业快速发展,人口急增,城内土地紧张,一种门面窄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的住屋建筑形式应运而生。
竹筒屋(又叫“商铺屋”)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外观看似一层,实因屋高四五米,故常设夹层和楼梯;墙基麻石砌筑,墙身用青砖,木构架,瓦顶。
民国之后,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出现二至四层的竹筒屋,使用了混凝土,设小阳台,屋顶改为平顶,人称“洋楼”,主要集中在六榕路惠吉东、惠吉西路和将军东、将军西路等内街。
延伸阅读
青砖碧瓦,
纵深狭长。
形似竹筒,
宜居宜商。
你是岭南民居建筑的代表,
你的风格彰显千年商都特色!
富有特色的门面,
映衬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