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最早的骑楼街

作者/责任者:叶曙明著

索取号:TU247/4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骑楼》

街市了。广州人习惯把商品集散地称作“栏口”,俗称“九八行”。由于广州的货运主要靠水路,栏口也大多设在珠江边。最大的果栏、菜栏、咸鱼栏集中在一德路南侧,广州人一说“去三栏”,就知道是去一德路。后来海味、干果食杂的批发市场,也都集中在一德路。
    一德路变身为骑楼街后,“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屐”,自然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了。一些以栏商为主要顾客的茶楼,也应运而生。每天凌晨,码头上灯火明灭,人影幢幢,到处都在装货、卸货,骑楼下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箩筐,货如山积;嘈杂的点数声,百口喧呼,此呼彼应。交易过程,热闹紧凑。等到天亮了,栏口生意也结束了,商人们、卖手们便相约到一德路的源源楼、沧海楼、一德楼,开个茶位,茶靓水滚,一盅两件,摸摸焗盅盖,斟斟生意经。
    要说服广州人接受一件新事物,似乎不是要他们相信这事物如何古老,而是要他们相信这事物如何新奇。对于广州人来说,骑楼虽然是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但似乎与他们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