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器艺文化
作者/责任者:郑通扬编著
索取号:K928.965/1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人文广东:在行走中品读岭南文化》
艺的发达和它的广泛运用互为因果。在这里,不仅妇女衣衫的袖口、裤脚被施予绣花,日常用品中的被面、枕套、荷包、扇套、鞋面等亦随处可见刺绣的装饰,就连背小孩的背兜也成为精美的刺绣工艺品。以前,广东的妇女常常要一面料理家务,一面照看小孩,所以要用背兜把小孩背在身上。而背兜的面上和带子上往往绣有图案,绣得较多的是花卉鸟鱼,北方常见的保佑小孩不受诸毒侵害的“五毒”,在这里则极为罕见。
在琳琅满目的绣品中,广绣戏服是最值得让人注意的。
以前广州的状元坊一带是戏服作坊的集中地。戏服的制作,融入了广绣的技巧,高贵华丽的绸缎面料,加上精美细致的刺绣,可谓锦上添花。道光年间的杨懋建在他的《梦华琐簿》中,谈到广州的本地戏班演出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服饰豪侈,每登场金翠迷离,如七宝楼台,令人不可逼视,虽京师歌楼,无其华靡。”广绣戏服饮誉一时,据说连宫廷御用的戏班也前来定制蟒袍衣衫。广东其他地方的正字戏、白字戏、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