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春节

作者/责任者:叶春生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府民俗》

同音,“嗹兽”即“年兽”)。只要怪兽出现,老百姓便大受遭殃,不是牲畜受害,便是庄稼被糟蹋。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竹篾织成若干个狮头模型,涂上斑驳颜色,埋伏于郊野村落,一旦怪兽出现,便金鼓齐鸣,舞将起来,惊走怪兽。于是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以后,便于春节期间,各乡各村均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这便是关于舞狮子起源的说法。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其具体套路,将在民间游艺一章中详述。
    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除常见的布龙、彩龙、金龙、木龙之外,还有醉龙、纱龙、龙火、乌龙、草龙、蕉叶龙、板凳龙等,共36种,占全国龙舞的一半以上,这与广东水域广阔,人们与鱼、蛇(龙)关系密切有关,到处都有龙潭、龙宫、龙洞、龙山等等,不同的龙舞,寄托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