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的竹筒屋

作者/责任者:叶春生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岭南民间文化》

    竹筒屋是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它不同于我国一般房屋门面阔大于进深的结构,以开间小,进深大为特点,两者比例约为1:4至1:8不等,由前至后排列,旁开“冷巷”,中以天井间隔,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
    传统竹筒屋门面阔4米左右,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主要靠天井,交通靠“冷巷”进深增长则天井增多,每个天井间约有2至3间房。整座房屋外观似为一层,但内部见光高达4.5米,因此常置夹层于其间,广州人称为“阁仔”。墙基用石块构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料构架,瓦顶,两坡。这是19世纪以前的情况。这种竹筒屋门面小,密度高,节约用地,每户大门都面向街道,便于交际往来,设摊开店,故为城镇居民所欢迎。
    19世纪下半叶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人,竹筒屋的建筑也起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两三层的楼房建筑。楼层用混凝土梁,门楣上也使用钢筋混凝土过梁。立面设小阳台,有长方形,亦有半圆形的,颇有西方巴罗克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