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蕃坊与广州回族的形成

作者/责任者:林维迪著,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古今》

其是在历史上被称为回回或河西回纥(后称回鹘,即今之维吾尔族)。考回族,曾称为回回族。查我国新疆历史,在公元840年左右,因畜牧经济社会解体,内乱迭起,被黠戛斯乘机攻击,回纥从鄂尔浑河流域分三支向西南方向迁徙,其中一支南下到河西走廊,历史上把这支称为“河西回鹘”。“回纥人在唐朝时信奉摩尼教(又叫明教),西迁后改信佛教,最后才改信伊斯兰教。”(《中国古代史常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河西走廊还杂居了“河西回回”。《文宗纪》:“各道廉访司官,用蒙古二人,畏兀、河西回回、汉人各一人。”可见当时关中是杂族而居的。陈汉章《中国回教史》:“所谓关中者,统西域而言。西北诸国,事天最敬,故君长谓之天可汗,山谓之天山,而神谓之袄神。(《说文》“关中谓天为袄”)……今所建回回堂,谓之礼拜寺,又谓之真教寺。似乎今回回之教,……”所有这些人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群体,又经过世代繁衍和同化异教的方式,这过程应该经历约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