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忠佑羊城千百年 商都城隍又重光:记广州道教都城隍庙

作者/责任者:蒙耀武,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州民族宗教》

写的日记,其中他记录了当时颇为风行的“广州一日游”路线:从沙面到越秀山“镇海楼”,然后下山再到城隍庙和广州贡院。而广州城隍庙当年盛景,也记录在清代著名广东画家苏六朋笔下。这位顺德籍画家最初到广州定居时,就在城隍庙前设摊卖画,他的画中所记载的城隍庙大殿,面阔近25米、进深5间20余米,柱高9米,门前车马喧阗,一派繁华景象。
    在阮元所修的《广东通志》中,当时,城隍庙附近还有关帝庙,林木繁多,地处高坡,向称“禺山”。于是有了清代羊城八景中的“孤兀禺山”。只是后来高坡逐渐被削平,周围被街道楼房围拢,关帝庙没有了,禺山书院没有了,只剩下城隍庙。
    但到了民国,盛况不再。1920年,因市政扩建马路的需要,城隍庙的建筑大部分被拆除,只留下今天能见到的拜亭和大殿。民国十二年,市财政局收管庙产以充公库。1946年,广东省府社会处社会服务总站将城隍庙设为民众联谊厅。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隍庙被用作被服厂。1956年又成为广州市材料试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