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它浸透了戏的琼脂,成了戏之琥珀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5

红》的戏桥,就只有剧团名、戏名、演员表和相关创作人员名字。在这张戏桥上,最耀眼的是薛觉先的名字。这张《花染状元红》戏桥现藏于香港文化博物馆粤剧馆内。熟悉薛觉先的观众,每在这张戏桥前驻足。因为这是薛觉先演的最后一场戏。

1956年10月30日晚,薛觉先在广州人民戏院演《花染状元红》,突然感到双脚麻痹,跪在台上起不来。他稍作喘息,命人扶起,坚持演完全场并参与了谢幕。演出结束后,薛觉先送院证实突发脑溢血,次日与世长辞。

不知道那天晚上,有多少人留下了这张戏桥?而薛觉先的戏,一直留在戏迷心中。

戏桥背后的故事,是留给知音的。对于个人,老戏桥能勾起回忆。对于历史,老戏桥更是一种见证。

戏院的竞争,从内容蔓延到环境

在没有网络,报纸传播也不广泛的年代,戏的宣传往往“靠自己”,戏桥就是一种重要宣传方式。

粤剧发展到民初,观众视野渐渐开阔,希望戏曲表演能呈现一定新鲜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戏桥也由单色单面到出现越来越多彩色双面,由单纯的文字到图文并茂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